【TCD与糖尿病】经颅多普勒对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的检测分析

经颅多普勒对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的检测分析

张亚迪

【摘 要】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简称TCD)检查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的观察,探讨经颅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EMS-9E型经颅多普勒检查仪2MHz 探头对80 例糖尿病患者及80 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进行检测。

结果: 80 例糖尿病患者中脑动脉硬化56 例,对照组中脑动脉硬化36 例。两组比较糖尿病组脑动脉硬化发生高于对照组。

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脑血管动脉硬化发生。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糖尿病;脑动脉硬化

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率高。近年来,临床和病理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增加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它是脑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高,脑卒中的死亡率、病残率、复发率均明显升高。但糖尿病脑动脉硬化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TCD 对于糖尿病引起脑动脉硬化有较高的敏感性,直接反映颅内血管的功能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能较直接地判断脑动脉硬化,是目前对脑动脉硬化诊断最直接,最简便,无创伤性又较客观的一种诊断方法,已广泛用于对脑血管病变的检测。

1 检测方法与检测参数据

采用EMS-9E 型经颅多普勒仪,脉冲探头频率为2MHZ,患者取仰卧位,于颞窗探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患者再取俯卧位,于枕窗或枕旁窗探测基底动脉(BA)和双侧椎动脉(VA)。分别记录各动脉段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血流速度(Vd)、频谱形态、搏动指数(PI)等。选择进行TCD 检查的本组80 例糖尿病患者符合WHO 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无临床脑血管并发症状,其中男性30 例,女性50 例,年龄50~70 岁,平均60 岁,病程在10-30 年之间。对照组随机选择进行TCD 检查的80 例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其中男30 例,女50 例,年龄50~70 岁,平均60 岁.所选病例对照组与糖尿病组透窗良好,各血管血流方向正常。

2 结论

80 例糖尿病患者中,其中男11 例,女32 例,双侧大脑中前动脉舒张峰(S2)>收缩峰(S1),搏动指数均增高。男4 例,女9 例,双侧大脑中前后动脉收缩峰明显高于舒张峰,其频谱形态呈高阻波形,搏动指数显著增高,均符合TCD 诊断脑动脉硬化标准,24 例糖尿病患者未出现脑动脉硬化频谱,脑动脉硬化占70.00%。80 例对照组中,其中男8 例,女18 例,双侧大脑中前动脉S2>S1 峰,搏动指数均增高。男2 例,女8 例,双侧大脑中前后动脉收缩峰明显高于舒张峰,其频谱形态呈高阻波形,搏动指数显著增高,均符合TCD诊断脑动脉硬化标准,44 例TCD 检查未见异常,脑动脉硬化占45.00%。经统计学统计,两组间比较糖尿病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残疾、早衰和早亡。而糖尿病的并发症中以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发生为多,因此早期发现脑动脉硬化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以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近年来,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变靠TCD 检查被发现越来越多,了解糖尿病与脑动脉硬化的关系成为可能。本文通过TCD 对8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脑血管检查,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说明糖尿病容易引起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可导致动脉硬化其主要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葡萄糖毒性作用使组织缺氧,缺氧时动脉血管阻力减低,血流增加,后者可使毛细血管床流体静力压升高,大分子物质容易渗入血管壁及系膜内,继而刺激系膜和基膜的合成加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致血管壁中层脂质积聚而促进动脉硬化形成,各种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硬化,因此要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及早治疗和预防脑动脉硬化。从目前医疗水平及及医疗条件看,要改善脑血管的动脉硬化病理改变尚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可以改善脑动脉硬化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恢复脑血管弹性的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已达到改善脑血管病变的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TCD 是一种无创、经济且方便的检查,可以通过TCD 对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进行重复或动态的观察,及时了解脑血流的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预防、治疗,从而防止脑血管意外发生,这对于预防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原文来源: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6年7月 第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