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白山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17年8月12-13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吉林省卒中学会主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长白山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在长春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暨南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徐安定、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丽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邢英琦、韩国学者Jung-Sun Kim等众多专家学者到会。在卒中与认知障碍、卒中急性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脑卒中护理、卒中热点与神经保护、心脑对话及少见原因卒中等热点问题上,专家学者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技术,交流脑血管病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会议中,吉林省卫生计生委高占东主任隆重宣布吉林省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的卒中急救地图,标志着吉林省脑卒中救治网络体系的建立。

 当前,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是脑血管疾病研究方面的一大热点。“数字化脑血流储备功能诊断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专项是由杨弋副院长牵头,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德力凯公司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在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评估新指标的精彩报告中,杨弋院长同大家介绍了围绕脑血流自动调节方面做的临床科研的探索,以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在神经系统疾病评估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评估是通过无创连续血压设备以及经颅多普勒设备同步采集无创连续血压的波动数据以及相应的脑血流变化数值,利用传递函数数学建模分析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实现的。然而这种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临床评估技术仍有待成熟。首先,在评估技术上还没实现自动化实时化,需要现采集数据再进行后期分析处理,限制了临床推广;其次,脑血流自动调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有待探索;但是,根据当前研究结果来看,在未来神经系统的临床评估中,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参数很可能可以做为一个非常准确、实用的临床新指标来预测疾病风险、发生机制,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示治疗的潜在靶点。最后,杨弋院长鼓励多学科多中心开展广泛合作,一起来推动脑血流自动调节临床理论机制的完善以及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技术的临床应用。
次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邢英琦教授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展望四个方面同大家交流了当前的脑血管研究病热点——“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结果与展望”。报告中,邢教授展示了与德力凯公司合作研发的智能化发泡实验软件和正在审查中的专利成果“一种发泡实验检查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同时为了深入研究右向左分流、偏头疼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邢教授邀请各位医学同仁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的中国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与右向左分流相关性研究。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从该研究中得到的信息将帮助医生分析偏头疼患者发生脑白质病变的原因,为医疗相关部门制定偏头疼患者预防及干预指南提供客观依据,获得了在座专家的热烈反响!

第四届长白山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已经落下帷幕,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论坛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