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环湖医院于德林教授学术文献集锦(部分)

于德林教授  天津市环湖医院
副主任医师  超声科主任  天津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天津市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分会常务委员



>>>>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6月第03卷第03期

《经颅多普勒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比检测 颅内大动脉的临床价值探讨》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颅多普勒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测颅内大动脉的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CD 和MRA检测 16 例患者共32 根大脑中动脉,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TCD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3根,狭窄16 根,流速增快 9 根,正常4 根;MRA 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4根,狭窄13根,正常 15 根。TCD与MRA检查的符合率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时为75.0%,狭窄时为81.3%,正常时86.7%。结论 TCD 与MRA 对颅内大动脉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TCD较MRA 方便、迅速、经济,MRA 较 TCD 直 观、全面,二者联合检测可比较准确地提供颅内血管情况。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 10月第 7 卷第 5期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评价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目的 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联合检查方法,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评价, 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107 例 50~85 岁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于发病后 2 周内完成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 TCD 检查。分别记录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CT/MRI 阳性侧和阴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CCA/EICA) 不同回声斑块、斑块大小以及动脉狭窄程度; 前循环颅内血管狭窄组 CT/MRI 阳性侧和阴性侧颈内动脉虹吸段( SCA) 、颈内动脉末段( TICA) 、大脑中动脉 M1 段( MCA-M1) 、大脑前动脉 A1 段( ACA-A1) 狭窄程度及双侧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不同回声斑块检出率; 前循环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组 CT/MRI 阳性侧和阴性侧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大脑中动脉 M1 段及大脑前动脉 A1 段狭窄程度。结果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 CT/MRI 阳性侧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阴性侧比较, 不同回声斑块大小及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狭窄程度为 40%~50%、> 50%~70%的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 两侧狭窄血管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当狭窄程度达 > 70%~90%和 > 90%时, CT/MRI 阳性侧检出率均大于阴性侧( P < 0.05) 。前循环颅内血管狭窄组: CT/MRI 阳性侧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与阴性侧之间不同回声斑块大小及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颈内动脉虹吸段或颈内动脉末段和大脑中动脉 M1 段狭窄发生率, CT/MRI 阳性侧大于阴性侧 ( P < 0.05) ; 大脑前动脉 A1 段狭窄发生率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前循环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组: CT/MRI 阳性侧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 > 70%和大脑中动脉 M1 段狭窄阳性检出率均大于阴性侧( P < 0.05) ; 大脑前动脉 A1 段狭窄血管两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同一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基本相同, 根据斑块回声和溃疡形成与否不能确定动脉- 动脉栓塞的“责任斑块”;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提示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 > 70%, 以及 TCD 提示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末段、大脑中动脉 M1 段狭窄≥50%者, 与同侧脑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 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责任动脉”。

>>>> 山东医药 2012年第 52卷第 21期
经颅多普勒结合 CT 血管造影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与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 MSCTA) 联合应用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SSS) 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9 例 SSS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 TCD 和 MSCTA 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59 例患者TCD检查均存在盗血。MSCTA 检查提示单纯锁骨下动脉狭窄 42 例,锁骨下动脉合并同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8 例,即锁骨下动脉存在狭窄共 50 例,TCD 诊断 SSS 的阳性率为 84.75% ,阳性似然比为 5.56。结论TCD检查对 SSS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不能完全诊断SSS,仍需要CTA 明确狭窄部位或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

>>>>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年12月第6期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诊断的临床及影像学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神经内外科诊断的 59 SSS 患者,在临床中诊断的多种方法结果 59例患者经临床及超声检查初步怀疑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经超声检查均发现异常,选择性全脑血管动脉造(DSA)及螺旋 CTCTA)所示与血管超声结果一致,但观察到的血管狭窄程度范围更清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可以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但确定病因困难,CTA及 DSA可以可靠确定病因,两者联合可以更全面的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2月 第15卷 第2期
《急性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稳定斑块例和不稳定斑块31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ELISA法检测组不同时间血清 CXCL16水平结果病例组发病72h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77ngLvs4.28±0.74ngL0.05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病72h周时血清CXCL1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1) ;复发患者发 病 72h及1周时血清 CXCL16水平明显 高 于 未 复 发 患 者6.24±1.26ngLvs4.68±1.92ngL,(5.55±1.23ngLvs4.25±1.51ngL0.05】。结 论血清CXCL16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4月第13卷第4期
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作为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的临床价值

【摘要】 研究背景 近年关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更多关注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鲜有文献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早期诊断标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受试者并根据年龄分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逐一筛查双侧颈动脉颅外段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统计有无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颈动脉任意部位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总检出率,以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总检出率呈现递增趋势(χ2 = 165.994P = 0.000)。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0),其中40 ~49 岁和50 ~ 59岁组患者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分叉部检出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组(P < 0.05)。除60 ~ 69 岁与 ≥70 岁组之间,其他各年龄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根据性别和危险因素筛查,男性及有危险因素组颈总动脉分叉部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分别高于女性(P = 0.0290.008)和无危险因素组(P = 0.0000.001);无危险因素人群中,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高于颈总动脉分叉部(P < 0.05)。结论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应作为颈部血管超声筛查的常规部位,以提高男性青壮年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早期检出率,对预防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2月第14卷第2期
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单侧前循环急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探讨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长轴和短轴观察并记录颈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帽完整性,以及单侧颈动脉低、中等和强回声斑块数目,判断狭窄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粥样硬化斑块215个,共77例患者发现纤维帽不完整,72例存在低回声斑块,仅5例检出中等回声斑块(χ2= 37.703P=0.000)。其中患侧纤维帽不完整者46例、健侧31例(χ2 =5.291P = 0.021);患侧检出低回声斑块者56例、健侧44例(χ2 = 0.168P = 0.682)。共计发现颈动脉狭窄15例,均为低回声斑块所致,分别发生于颈内动脉起始部(10例)、颈动脉分叉部(4例)、颈外动脉(1例),以颈动脉分叉部(8.16%4/49)与颈内动脉起始部(27.03%10/37)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 0.048)。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与脑卒中关系密切。纤维帽不完整的粥样硬化斑块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通过超声波评价斑块回声及其表面纤维帽完整性,可以判断斑块稳定性,而观察斑块纤维帽完整性较单纯评价斑块回声特点更具临床价值。

>>>>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 年 10 月第 10 期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溶栓决策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表现与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采用溶栓治疗脑梗死,对照组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两组观察时间为 3 周,观察临床与溶栓的治疗效果,进行结果分析对比结果 用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显效 18 例,有效 9 例,总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显效 12 例,有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56.7%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各个过程满意度较高结论 通过 3 周具体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效果,并且在治疗和缓解临床症状上也有一定成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研究和探讨。

>>>> 四川解剖学杂志第27卷第一期2019年3月

《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720187TCD(德力凯)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36SSS患者临床资料以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对照计算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SSS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TCD检查结果中级盗血1027.78),级盗1747.22%),级盗血25.00%),对照DSA狭窄程度颈动脉超声诊断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级临床符合率分别为70.00%82.35%100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 SSS狭 窄 程 度总准确率为97.30%同一狭窄程度下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SSS患者狭窄程度与DSA检查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SSS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